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 华体会app下载手机版 > 新闻动态 >
中美之间的能源较量愈发激烈,中国方面直接暂停了对美国液化天然气的订单,整整70天一单都没下,显然是要让特朗普看看厉害。与此同时,俄罗斯的部长立马飞到北京,商讨进一步的合作,这让华盛顿气得跳脚。
中方这招真是巧妙,早就和卡塔尔、澳大利亚打好关系,能源安全稳得很。可特朗普还在白宫傻等电话,真以为关税能让中方屈服。这场斗争,中方心里有数,美国却慌了手脚,究竟谁能笑到最后呢?
全球能源市场一直都是风云变幻。今年的液化天然气贸易格局更加复杂,欧洲气源紧缺、亚洲需求强劲,各国纷纷抢占先机。中美这两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,原本应该在能源合作上实现互利共赢,可是美国的单边主义让这一切变得扑朔迷离。
加征关税、挥舞制裁大棒,华盛顿觉得靠硬实力就能让大家都听话。但是,中方可不是任人摆布的角色,能源安全这事儿绝对得重视,马虎不得。
这几年,中方可是四处出击,跟卡塔尔、澳大利亚签下了不少大单,还和俄罗斯的关系越来越好,目标就是要把能源供应的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。
在这场较量中,中方的信心从何而来?说白了,就是早有打算。中方进口的LNG中,美国的份额仅占6%,这可比以前低多了。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决定,而是多年来精心策划的成果。
卡塔尔早就和中方签了27年的LNG供应合同,澳大利亚的出口量也越来越稳。至于俄罗斯,中俄的贸易额已经超过2400亿美元,能源领域更是大头。中方心里有数,实行的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就像是一张网,哪怕有哪个环节断了,也不会太痛苦。
现在,我们对美国的LNG说了“等等”,从2月初开始,70天一晃而过,得克萨斯州的LNG运输船竟然没有收到中方的任何订单。这可不是小事,毕竟能源贸易在中美关系里可是个少数美国有顺差的领域。
中方这一停,美国的能源公司估计有点懵了,得州几家LNG出口商的股价也跟着下滑,华尔街的分析师们急得直抓耳挠腮,毕竟中国可是全球最大的LNG进口大国,失去这么一块大蛋糕,美国的损失可真不小。
更让美方感到棘手的是,中方的这一举动实在是合情合理。近年来,华盛顿的关税政策明显是在逼中方妥协,但中方根本不打算上这一套。暂停LNG进口的这步棋,既是对美方的警示,也是向大家表明:中方有能力、有底气去调整自己的贸易局面。
其实,中方在能源方面的策略早就开始“摆脱美国依赖”了。我们从卡塔尔的LNG进口量明显上升,从澳大利亚那边的进口也达到了新高。这些合作伙伴不仅供货稳定,价格比美国的更具竞争力,说白了,中方根本不缺乏选择余地。
正当美方还在消化这次重击之际,俄罗斯发现了良机,迅速行动。4月18日,俄罗斯能源部长齐维廖夫的专机降落在北京,一时间国际能源界沸腾了。这次访问可不是走个过场,中方高层亲自接见,双方的对话深入且务实。
能源合作可谓是中俄关系的“大动脉”,天然气的交易额再次刷了新高,俄方对华的输气量也是大幅提升。不仅如此,“西伯利亚力量-2”号管道项目也传来了新的进展。
要是这个项目真的落实了,每年能给中方送来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,这个数字可不是小数目,差不多是中方2024年天然气进口总量的三成呢。
“西伯利亚力量-2”号的进展可不是那么容易的。过去几年间,俄方曾提过一个通过哈萨克斯坦的方案,不过这条路线早已满负荷运转,中方也明确不接受。即便如此,谈判的步伐依然在进行中。
去年,普京在一场国际会议上坦言,俄方愿意改进输气路线,争取项目早日完成。而中方驻俄大使也表示,2025年对华的输气量还会增加。面对外界的制裁和压力,双方都清楚,只有团结一致,才能走得更远。
再看看美国,那可真是一天不如一天。自从特朗普上任以后,关税这根大棒不停挥,希望逼着中方来谈判,结果现实狠狠啪啪打了脸。中方的反击真是让美国企业受不了,LNG出口商的订单大减,供应链的公司也是一片慌乱,真是愁肠百结。
2025年一季度,美国股市的能源板块波动得厉害,债市那也是一片不安。可恐怖的是,美国企业真不敢轻易动供应链,特朗普的政策变来变去,谁也搞不懂他下一步会干啥。现在的美国企业真是左右为难:要是再等下去,市场份额掉得更厉害;要是不顾一切转向其他市场,又怕成本高得让人受不了。
特朗普这边还是在那儿摆谱,说“球在中方手上”,就等着中方主动打电话呢。可中方根本没有这打算。说到贸易战,中方向来不想主动挑事儿,但也不怕跟你拼。经过这些年的努力,中方在能源、芯片、制造业等方面的布局,已经让美方的威胁毫无底气。
反倒是美国那边,供应链问题完全暴露出来了。他们对华贸易的逆差依旧居高不下,本来能源出口是个难得的亮点,现在却被自己搞砸了。这场斗争说到底就是认知上的较量,中方看得挺明白,中美合作其实是互利共赢,而不是单纯的零和游戏,谁赢了谁就输的那种。
特朗普如果真心想谈,得先放下那股“美国优先”的架子,先把那些不合理的关税撤了。这样一来,才能真正坐在一起好好聊聊。否则,华盛顿这边继续耗下去,受伤的最终还是自己。
- 中国光谷加速迈向全球化合物半导体创新中心 2025-05-24
